汗青
词语解释
汗青[ hàn qīng ]
⒈ 古代在竹简上书写,先以火烤竹去湿,再刮去竹青部分,以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因此后世把著作完成叫做汗青。
英sweating green bamboo strips;
⒉ 借指史册。
例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英historical records; chronicles; annals;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便于书写,并免虫蛀,故称。一说,取竹青浮滑如汗,易于改抹。后以“汗青”指著述完成。参见“汗青头白”。
引宋 朱熹 《答严时亭书》:“当时若得 时亭 诸友在近相助,当亦汗青有期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王南陔中丞恭甫上舍著述》:“卷帙繁伙,汗青恐无日也。”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或辛勤著述而欲亲覩其汗青,或经营工业而指垂成于旦夕。”
⒉ 借指史册。
引宋 文天祥 《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 鲜于必仁 《寨儿令》曲:“汉 子陵,晋 渊明,二人到今香汗青。”
清 唐孙华 《叶忠节公挽诗》:“芳名垂汗青,千载永不灭。”
国语辞典
汗青[ hàn qīng ]
⒈ 一种古代制作竹简的程序。参见「杀青」条。
⒉ 书册、史简。
引《新唐书·卷一三二·刘子玄传》:「每记一事,载一言,阁笔相视,含毫不断,头白可期,汗青无日。」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近史册
最近近义词查询:
贫困的近义词(pín kùn)
相辅相成的近义词(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鹑衣百结的近义词(chún yī bǎi jié)
积压的近义词(jī yā)
兴冲冲的近义词(xìng chōng chōng)
一致的近义词(yī zhì)
打骂的近义词(dǎ mà)
柔软的近义词(róu ruǎn)
亲近的近义词(qīn jìn)
踏踏实实的近义词(tà tà shí shí)
专门的近义词(zhuān mén)
生命的近义词(shēng mìng)
声气的近义词(shēng qì)
会萃的近义词(huì cuì)
不同的近义词(bù tóng)
生长的近义词(shēng zhǎng)
鲜明的近义词(xiān míng)
中间的近义词(zhōng jiān)
文件的近义词(wén jiàn)
昏暗的近义词(hūn àn)
老虎的近义词(lǎo hǔ)
得到的近义词(dé dào)
同伴的近义词(tóng bàn)
眼前的近义词(yǎn qián)
计划的近义词(jì huà)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