觳觫
词语解释
觳觫[ hú sù ]
⒈ 恐惧得发抖。
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
申大头觳觫惶恐,只是跪在地下磕头。——清·李伯元《文明小史》
英shake; tremble from fear;
引证解释
⒈ 恐惧战栗貌。
引《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吾不忍其(指牛)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赵岐 注:“觳觫,牛当到死地处恐貌。”
《梁书·王僧孺传》:“解网祝禽,下车泣罪,愍兹奊詬,怜其觳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曾 觳觫哀啼,窜蹟无路。”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一:“俘虏是一位青年人,三十岁左右,一眼看去,倒也并不怎么猛恶,反而有点觳觫的神气。”
⒉ 借指牛。
引唐 皎然 《送顾处士歌》:“门前便取觳觫乘,腰上还将鹿卢佩。”
宋 陆游 《舟中作》诗:“断岸饮觳觫,清波跳噞喁。”
元 翁合老 《春日田园杂兴》诗:“土脉正融催觳觫,林阴微合听钩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锦秋亭辨》:“人行其中,宛若画图,时见牧人簑笠御觳觫归村落间,邈然有 吴 越 间意。”
国语辞典
觳觫[ hú sù ]
⒈ 因恐惧而颤抖的样子。
引《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文明小史·第三九回》:「只觉得他神气不好,十分疑惧,不免露出觳觫的样子来。」
最近近义词查询:
当作的近义词(dàng zuò)
灿烂的近义词(càn làn)
方才的近义词(fāng cái)
快速的近义词(kuài sù)
如同的近义词(rú tóng)
造成的近义词(zào chéng)
干劲的近义词(gàn jìn)
泥土的近义词(ní tǔ)
分手的近义词(fēn shǒu)
宴会的近义词(yàn huì)
侨民的近义词(qiáo mín)
文明的近义词(wén míng)
家园的近义词(jiā yuán)
不够的近义词(bù gòu)
制定的近义词(zhì dìng)
特意的近义词(tè yì)
成衣的近义词(chéng yī)
全国的近义词(quán guó)
家乡的近义词(jiā xiāng)
承平的近义词(chéng píng)
光顾的近义词(guāng gù)
褒奖的近义词(bāo jiǎng)
只有的近义词(zhǐ yǒu)
遗漏的近义词(yí lòu)
独特的近义词(dú tè)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