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突
词语解释
冒突[ mào tū ]
⒈ 冲冒。
⒉ 古代的一种战船。
⒊ 冒犯。
⒋ 凸起,鼓起。
引证解释
⒈ 冲冒。
引《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越蹈重围,冒突白刃。”
王闿运 《丁锐义传》:“文武官即短衣缚袴,冒突飞礮,奔命争利。”
⒉ 古代的一种战船。
引《后汉书·岑彭传》:“於是装直进楼船、冒突、露橈数千艘。”
李贤 注:“﹝冒突、露橈﹞并船名……冒突,取其触冒而唐突也。”
《陈书·侯瑱传》:“定州 刺史 章昭达 乘平虏大舰,中 江 而进,发拍中于贼舰,其餘冒突、青龙,各相当值。”
清 黄遵宪 《福州大水行》:“中丞视民犹己溺,急起冒突挥露橈。”
⒊ 冒犯。
引元 杨梓 《霍光鬼谏》第一折:“敢大胆欺压良民,冒突天颜,惹罪招愆。”
元 董君瑞 《哨遍·硬谒》套曲:“这回不免向君前,曲弓弓冒突台颜。”
⒋ 凸起,鼓起。
引胡苏 《新媳妇》:“她把那劳动了一辈子的冒突着筋络的手,安静地放在腿上。”
国语辞典
冒突[ mào tú ]
⒈ 冒犯。元·狄君厚元·杨梓也作「冒渎」。
引《介子推·第二折》:「触突著皇后合依平论,冒突著天子合问缘由。」
《霍光鬼谏·第二折》:「倘或取了百姓钱,违背了帝王宣,敢大胆欺压良民,冒突天颜,惹罪招愆。」
近冒昧
反尊崇
最近近义词查询:
暗影的近义词(àn yǐng)
人心的近义词(rén xīn)
描写的近义词(miáo xiě)
儿女的近义词(ér nǚ)
流民的近义词(liú mín)
光临的近义词(guāng lín)
漏洞的近义词(lòu dòng)
大家的近义词(dà jiā)
寻找的近义词(xún zhǎo)
聊天的近义词(liáo tiān)
安心的近义词(ān xīn)
教师的近义词(jiào shī)
干涉的近义词(gān shè)
变化的近义词(biàn huà)
过期的近义词(guò qī)
困难的近义词(kùn nán)
鬼鬼祟祟的近义词(guǐ guǐ suì suì)
应有尽有的近义词(yīng yǒu jìn yǒu)
情义的近义词(qíng yì)
冬眠的近义词(dōng mián)
灵魂的近义词(líng hún)
披露的近义词(pī lù)
联合的近义词(lián hé)
证据的近义词(zhèng jù)
及时的近义词(jí shí)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