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则

词语解释
准则[ zhǔn zé ]
⒈ 行为或道德所遵循的标准或原则。
例行为准则。
英norm; standard; criterion;
引证解释
⒈ 所遵循的标准或原则。
引唐 梁宝 《与赵神德互嘲》句:“赵神德,天上既无云,闪电何以无準则。”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故尝妄欲抄取经史诸书所载韵语,下及《文选》、 汉 魏 古诗,以尽乎 郭景纯、陶渊明 之所作,自为一编,而附千三百篇《楚辞》之后,以为诗之根本準则。”
陈毅 《六国之行》诗:“準则昭天下,精神重 万隆。”
⒉ 以为标准或原则。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明帝 问 谢鯤 :‘君自谓何如 庾亮 ?’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準则,臣不如 亮。’”
明 方孝孺 《郊祀颂》:“準则 尧 禹,绍述 商 周。”
⒊ 犹标志。
引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台湾府属渡口考》:“自 鸡笼山,葱翠层迭,而 南山 南北峙,泛海者以 鸡笼 为準则也。”
1. 标准;原则。 《南齐书·张绪传》:“晋氏 衰政,不可以为准则。”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梁宝赵神德》:“宝 面甚黑,厅上凭案以待。须臾 神德 入,两眼俱赤。至阶前, 宝 即云:‘天上既无云,闪电何以无准则?’答云:‘入门来,案后唯见一挺墨。’”
⒋ 以之为准则。
引《隶释·汉桐柏淮源庙碑》:“仲尼 慎祭,常若神在,君准则大圣,亲之 桐柏 奉见庙祠。”
国语辞典
准则[ zhǔn zé ]
⒈ 法式、标准。也作「准式」、「准式」。
引《晋书·卷四九·谢鲲传》:「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
近法则
分字解释
※ "准则"的意思解释、准则是什么意思由优势学习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做人的四个准则:生活中不刻意伪装,爱情里不过度依赖,倾听时不着急辩解,说话时不有意冒犯。
2.但是重点是,就精神分析师而言,行为准则的第一条就是,对于死亡本能只能半信半疑,对于真理的发现,对于在追寻途中,首次邂逅的真理的美丽面貌,也不要突然大喜过望地激动。
3., “员工参与、改进创新”是延锋江森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础。“正直、诚信”是延锋江森人表里如一的行动准则。
4.,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华夏儿女的传统美德。讲诚信,不撒谎,是我们做人的起码准则。但是,“谎言”,我们人类,始终是离不开的,更何况,是“善意的谎言”。
5.公司的经营宗旨:重合同、守信用、客户至上、热忱服务、互惠互利、共同繁荣,按国际贸易准则和惯例经营业务。
6.我们希望有关国家能够按照国际法准则来处理相关问题。
7.生活在不断变化,不惜一切代价忠于一种观念已经使人疲惫不堪,我们不该固守陈规,也没必要总对往事耿耿于怀。但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男人和女人、老年人和中年人不都或多或少多带有那个时代的痕迹吗?扪心自问,有多少人能把自己所尊崇的生活准则贯彻到生命的始终呢?徐晓
8., 检验技术是基础,检验质量是秤砣,检验结论是准星,科学公正是检验人遵循的准则。
9.我同意会更尊重乌拉圭社会“为人低调”的黄金准则,在那里住便宜一点的酒店,并确保不把我们的生活说得过于花团锦簇。
10.我在日常生活中严守着一个美好的准则:“人贵有自知之明。”我是素以此来鞭策自己的。安格尔
相关词语
- lǐ zé理则
- zhǔn zhèng准正
- fǒu zé否则
- zhǔn què准确
- lǐ zhǔn理准
- fǎ zé法则
- shuǐ zhǔn水准
- guī zé规则
- zé bù则不
- zhǔn píng准平
- zhǔn jù准据
- zhèng zé正则
- yǐ shēn zuò zé以身作则
- biāo zhǔn标准
- zhǔn bèi准备
- zhǔn shí准时
- pī zhǔn批准
- wù zé物则
- nèi zé内则
- kě zé可则
- zhāng zé章则
- zhǔn dì准的
- guó jì biāo zhǔn国际标准
- zhǔn cǐ准此
- zhǔ zé主则
- lóng zhǔn隆准
- cháng zé常则
- zhuó gǔ zhǔn jīn酌古准今
- fēn zé分则
- zǔ zé祖则
- jí zé bì fǎn极则必反
- mín shēng zài qín,qín zé bù kuì民生在勤,勤则不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