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ì

对日


拼音duì rì
注音ㄉㄨㄟˋ ㄖˋ

繁体對日

对日

词语解释

对日[ duì rì ]

⒈  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出处有二:(1)《后汉书·黄琬传》:“建和元年正月日食……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2)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因以“对日”为形容幼年聪慧之典。

引证解释

⒈  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出处有二:(1)《后汉书·黄琬传》:“建和 元年正月日食……太后詔问所食多少, 琼 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 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 琼 大惊,即以其言应詔,而深奇爱之。”
(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晋 明帝 数岁,坐 元帝 膝上,有人从 长安 来……因问 明帝 :‘汝意谓 长安 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 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 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 长安。’”
后因以“对日”为形容幼年聪慧之典。 北周 庾信 《伤王司徒褒》诗:“青衿已对日,童子即论天。”
唐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翀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

分字解释


※ "对日"的意思解释、对日是什么意思由优势学习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我国审判战犯之刑事政策,与联军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对日管制重视收揽人心政策,暨联合国对德、意主要战犯之处置,采取教育及示范性惩戒政策,不谋而合。

2.首先,我想对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授予我名誉博士学位表示诚挚的感谢。

3.***就钓鱼岛问题表明立场与日首相野田佳彦交谈,郑重指出中方坚决反对日方以任何形式“购岛”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4.对日寇的进犯,军民们早已森严壁垒,严阵以待。也作“壁垒森严”。

5., 我国人民对日本*子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义愤填膺,决心为死难人民报仇雪恨。

6.据法新社报道,车臣非法武装头号首领巴萨耶夫17日在互联网上宣称,对日前发生在俄罗斯南部纳尔奇克市的恐怖袭击负责。

7.我突然领悟,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跟魔幻岛上那些浑浑噩噩的侏儒一样,对日常事务的神秘奥妙视若无睹。乔斯坦·贾德

8.鉴于晋绥军在对日作战中丢城失地,连遭败绩,战火已经烧到山西境内的现状,阎锡山迫切需要与共产党联合起来,发动民众,抗击日军的侵略。

9.7月28日,一三二师中将师长赵登禹和他的老上级二十九军中将副军长佟麟阁在永定门外大红门一带的对日作战中,相继战死,壮烈殉国。

10.文章说,日本自卫队“升格”,对世界人民恐是凶多吉少;对日本人民而言,也会是吉少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