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


拼音lì lì
注音ㄌ一ˋ ㄌ一ˋ

繁体歷歷

历历

词语解释

历历[ lì lì ]

⒈  物体或景象一个个清晰分明。

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

distinctly; clearly;

引证解释

⒈  清晰貌。

《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歷歷。”
唐 杜甫 《历历》诗:“歷歷 开元 事,分明在眼前。”
宋 孔平仲 《月夜》诗:“更登高处望,歷歷见湖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桂庵》:“景物歷歷,如在目前。”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六:“两岸的风物都历历如画。”

⒉  逐一,一一。

唐 韩愈 《送李正字归》诗:“歷歷余所经,悠悠子当返。”
明 高启 《门有车马客行》:“对案未能食,歷歷问桑梓。”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善饮者歷歷尝之曰:‘此 南京 酒也,此 苏州 酒也。’”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札记·同治壬戌十月初七日》:“计看此俱已三过,故歷歷翻去,殊不费目力。”

⒊  排列成行。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陇西行》:“天上何所有,歷歷种白榆。”
《楚辞·刘向<九叹·惜贤>》“登长陵而四望兮,览芷圃之蠡蠡” 汉 王逸 注:“蠡蠡犹歷歷,行列貌也。”
宋 司马光 《静斋》诗:“聊窥碧甃缺,寒草生歷歷。”

⒋  犹历录。参见“歷録”。

《诗·小雅·斯干》“约之阁阁” 毛 传:“阁阁,犹歷歷。”
马瑞辰 通释:“《传》云:‘阁阁犹歷歷’者,谓束板歷録之貌。”

⒌  零落貌。

清 钱谦益 《东归漫兴》诗:“招魂倘有 巫阳 在,歷歷残棋忍重看。”

⒍  象声词。

唐 曹唐 《赠南岳冯处士》诗:“穿厨歷歷泉声细,绕屋悠悠树影斜。”
元 耶律楚材 《再用张敏之韵》:“悲歌声歷歷,雅调韵洋洋。”
明 高启 《鹤瓢》诗之二:“醉听树头风歷歷,还疑秋傍九皋鸣。”

国语辞典

历历[ lì lì ]

⒈  清楚明白,分明可数。

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历历述说平生事,无一不记。」

分字解释


※ "历历"的意思解释、历历是什么意思由优势学习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的那场大地震让我刻骨铭心,特别是救援现场的那些感人事迹,我至今想起还历历在目。

2.秋雨来临,仿佛云在落泪,风在哭泣,大地万物处于悲怆之中。那种萧瑟的味是不言而喻的。景色依旧,风雨敲窗,而往事历历,故人已去,该是多么地令人惆怅。

3.这件事对我刺激很大,所以虽说过去了几十年,但至今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4.儿童时代的事,至今仍历历在目,使我十分神往。

5.表笔毫无征兆的突然转身,朱骏能清晰的看到她转身之时卷起一阵急速的气流,那气流之中的急速运动的尘埃一颗颗历历在目。

6.正史与方志记载历历在目,岂可张冠李戴,混为一谈呢!正是由于历史知识贫乏,造成了当今五省七家争抢二乔故里的闹剧发生。

7.著名的汴河、虹桥、宣德殿、上善门历历在目,茶肆酒楼、集市游场,星罗棋布,活生生地再现了《清明上河图》以及《东京梦华录》的场景。

8.故垒上的炮痕弹孔虽然历历在目,百年前的战争风云却早已飘逝如烟。

9.快乐,悲伤,全都历历在目。

10.曾经的经历,如今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