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德行


拼音dé xíng
注音ㄉㄜˊ ㄒ一ㄥˊ


德行

词语解释

德行[ dé xíng ]

⒈  道德品行的素质。

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国语·晋语》

moral caliber; moral integrity;

德行[ dé xing ]

⒈  讥讽人的话,表示瞧不起别人的仪容、举止、行为、作风等用此词。

你看他那个德行。

disgusting;

引证解释

⒈  道德品行。

《易·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孔颖达 疏:“德行谓人才堪任之优劣。”
《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 善为説辞; 冉牛、閔子、颜渊 善言德行。”
晋 葛洪 《抱朴子·循本》:“德行文学者,君子之本也。”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朝廷礼乐刑政之事皆在於学,士所观而习者,皆先王之法言德行治天下之意。”
《红楼梦》第九二回:“贾政 道:‘虽无刁钻刻薄的,却没有德行才情。白白的衣租食税,那里当得起?’”
巴金 《寒夜》二六:“她虽然自夸学问如何,德行如何,可是到了五十高龄,却还来做一个二等老妈,做饭、洗衣服、打扫房屋,哪一样她做得出色!”

⒉  方言。讥讽人的话语,表示瞧不起其仪容、举止、行为、作风等。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你没有那个瘾,交不上捐你去坐监牢。德行!”

国语辞典

德行[ dé xìng ]

⒈  仁慈的行为。

《抱朴子·外篇·循本》:「德行文学者,君子之本也。」
《红楼梦·第七二回》:「倘或日后咱们遇见了,那时我又怎么报你的德行。」

⒉  讽刺或鄙视让人产生恶感的仪态或行止。

如:「他那副烂醉的德行,令人讨厌。」

德性

英语morality and conduct, Taiwan pr. [de2 xing4], variant of 德性[de2 xing5]

法语vertu, moralité

分字解释


※ "德行"的意思解释、德行是什么意思由优势学习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

2.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与追求美的理想这两者常常统一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

3.凡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为目标的人,是坏的;凡是以博得别人的好评为目标的人,是脆弱的;凡是以使他人幸福为目标的人,是有德行。

4.人们的德行仅仅来源于除了尘世间的那微不足道的期待和欲望。在这样的世界上,有勇气的人们成了冒险家,而没有勇气的人成了只求明哲保身苟活于世的懦夫。

5.尊敬师长就无论他是高贵卑贱还是贫穷富有的。如果这样那么名声就会得到彰显,好的德行就会得到表彰。

6.个人修养基本不看外表,主要看个人的内在德行。包括德,即品德,是内在的东西,是个人修养的主要内涵行,是由内在品德素质决定的外在表现。这两样构成了个人修养。

7.短期,姿色最重要,长期智慧最重要,终身德行最重要。

8.不要评价别人容貌因为他不靠你吃饭,不要评价别人的德行因为你未必有他高尚,不要评价别人家庭因为那和你无关。总之,不要评价任何人哪怕是你的家人。

9.王道艰深,但奥妙只在于"以德服人",即用自己的德行赢得天下人民的爱戴与信服。

10.遵循美德行事,纵使没有增加快乐,也可减轻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