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uxiáng

投降



投降

词语解释

投降[ tóu xiáng ]

⒈  停止抵抗,放下武器,向对方屈服。

命令军队投降。

surrender; capitulate;

引证解释

⒈  停止抵抗,向对方屈服。

唐 陆贽 《放淮西生口归本贯敕》:“其投降人等,权於诸州县安置者,亦任各从所适。”
辽 懿德皇后 《伏虎林应制》诗:“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
明 唐顺之 《为擒获溃兵及奸细事疏》:“餘党怜其被脇,既已投降,悉从轻典,理合题知。”
梁斌 《播火记》四八:“为了革命,流血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投降与屈辱!”

国语辞典

投降[ tóu xiáng ]

⒈  停止抵抗,向对方降顺。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才经数合,只见樊爱能、何徽两个引取马军先走,右军溃散,只留步军千余人,尽解甲走诣北汉主军前投降。」
《三国演义·第二回》:「朱俊分兵四面围定,城中断粮,韩忠使人出城投降。」

投诚 降服 折服

反抗 抵抗 抗拒 受降

英语to surrender, surrender

德语Abtretung (S)​, Kapitulation (S)​, Unterbreitung (S)​, erlegen (V)​, erliegen (V)​, kapitulieren (V)​

法语se rendre, capitulation

分字解释


※ "投降"的意思解释、投降是什么意思由优势学习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个个抱头鼠窜的土匪,最后全部进入我武警部队的包围圈,只得乖乖地投降。

2.日本投降了,我们接受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从此亡羊补牢,尚未为晚。

3.对于一个顽强抵抗的守军,与其冒猛攻之险,还不如准许他作光荣的投降。

4.这是一支百战百胜的部队,不管是拿枪打仗,还是抢险救灾,“敌人”在他们面前只有举手投降之功,没有还手招架之力。

5.软弱的民族性格是万恶之源,它将导致一系列最可耻、最不可饶恕的罪恶:不思进取,坐井观天、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叛卖投降、俯首称臣;人民被杀戮、被贩卖、被奴役、被歧视;民族被改种、改文、改姓、改身份等等。世界上无数古老农耕民族就因其性格软弱,而被残酷的世界无情淘汰。

6.在泪水中看见一个自己,很多个自己,各种各样的自己,投降的自己,孱弱的自己,哀怜的自己,悲愤的自己,欢乐的自己。

7.杜宾犬经过训练会对罪犯有震慑作用,并使其缴械投降,从而让杜宾犬成为著名的警犬之一。

8.我军通过多次猛烈进攻,攻克了堡垒,迫使敌人投降。

9.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五月天

10.他虽然被敌人打得体无完肤,却仍坚决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