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

得地


拼音de dì
注音˙ㄉㄜ ㄉ一ˋ

得地

词语解释

得地[ de dì ]

⒈  得到土地。

⒉  得到适宜生长的土壤。

⒊  谓发迹。

引证解释

⒈  得到土地。

《左传·成公二年》:“子得其国宝,我亦得地,而紓于难,其荣多矣。”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 兵不獘而多得地,是彊 秦 而弱 赵 也。”

⒉  得到适宜生长的土壤。

《艺文类聚》卷八八引 南朝 梁 沉约 《高松赋》:“鬱彼高松,栖根得地。”
唐 杜甫 《病柏》诗:“出非不得地,蟠据亦高大。”
宋 曹组 《好事近·梅》词:“江 南得地故先开,不待有飞雪。”

⒊  谓发迹。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四折:“我父亲其时便説,有一子是个村廝憨郎,久以后你须得地,略把眼照覻休忘。”
元 无名氏 《马陵道》楔子:“庞涓 久后得地呵,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絶恩絶义的人。”

分字解释


※ "得地"的意思解释、得地是什么意思由优势学习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假期终于来了,我昂然自得地天天看电视,啊,爽。

2.陶渊明放弃仕途,回归田园,在外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行径,但潇洒的五柳先生怡然自得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3.而此时在红木旁边的一个木凳上却坐着一个老人,童颜鹤发,精神矍铄,慈眉善目,手中拿着一个同样是用铁瓷木雕成的茶杯,神情怡然自得地品着佳茗。

4.老村长哭笑不得地一咧嘴,跌足道:爵爷,这都是什么时候,您就别玩了。

5.我哭笑不得地打断他说,嗨,你怕那两个司机,人家还怕乘客呢。

6., 人们呼喊着口号,几万人的声音汇成一股巨大的怒吼,震得地动山摇。

7.心安理得地生活着,很知足,也很舒服。如同贴身的棉毛衫,不昂贵,可是却有凉凉的依赖感。

8.她一个人怡然自得地漫步在雨里,一点也不在乎别人异样的眼光。

9.矮个子的眼光盯着自己的指甲,然后,怡然自得地开始咬指甲了。

10.溪水绿汪汪的,绵延千里,蜿蜒而下,成群结队的小鱼在清澈见底的溪水里悠闲自得地追逐着,嬉戏着。小溪边是大片大片的滩林,一棵棵竹子手牵着手,肩并着肩,矗立在滩林里,像一位位守护着楠溪江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