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

姿态


拼音zī tài
注音ㄗ ㄊㄞˋ

繁体姿態
词性名词


姿态

词语解释

姿态[ zī tài ]

⒈  容貌神态。

姿态出众。

posture; carriage; gesture;

⒉  物体呈现的样子。

高高矮矮的树木,姿态不一。

appearance; shape;

⒊  风格;气度。

高姿态。

attitude; pose;

引证解释

⒈  神情举止;容貌体态。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五:“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石季伦 爱婢名 翔凤 ……无有比其容貌,特以姿态见美。”
南朝 梁 吴均 《三妇艳诗》:“少妇多姿态,含笑逼清卮。”
《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聪慧过人,姿态出众。”
丁西林 《一只马蜂》:“姿态美丽,面目富有表情,服装精致。”

⒉  指物体呈现的样子。

宋 叶适 《宝婺观记》:“日月风雨,借其姿态;雾烟气靄,相为吐吞。”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这花却奇怪,见人来看,姿态愈艳。”
叶圣陶 《游了三个湖》:“石缝里长出些高高矮矮的树木,苍翠、茂密,姿态不一。”

⒊  诗文书画意趣的表现。

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诗启》:“然以为律体卑庳,格力不扬,苟无姿态,则陷流俗。”
宋 苏轼 《答谢民师书》:“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明 宋濂 《跋东坡颍滨遗墨后》:“力追 羲 献 而姿态横逸。”

⒋  谓风俗、气度。

如:只要双方都能姿态高一点,矛盾就容易解决了。

国语辞典

姿态[ zī tài ]

⒈  姿容态度。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六七:「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

姿势

分字解释


※ "姿态"的意思解释、姿态是什么意思由优势学习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那暗绿色的柳条从僵直的简短开始慢慢地变成青绿,慢慢地向上伸延,慢慢地可以摇摆出各种妩媚的姿态。

2.我只愿意以这过客的姿态参与你其中生活,哪里有倾诉,哪里有迷惘,我愿意聆听,指点,以过客的名义。

3.一些稚拙的美,一些惊人的丑,以一种牢不可分的天长地久的姿态栖居的某一个深深的巷底。

4.所有相片都是网主精心拍摄,务求捕捉嘉怡真情流露,姿态迷人的一面!

5., 似乎每个人都觉得正义与伟大离他们很遥远,而且这些人不但因为麻木而愧疚,却喜欢用一种自以为是智者的姿态谩骂高尚,这个世界好像开始喜欢标准自我为真小人,嘲笑卫道,却极尽能力的炫耀自己的浅显。

6.草坪里的“小矮人”就是观赏桩木。榆树桩木鹊梅桩木,三角枫桩木,西毛枫桩木,品种繁多,姿态各异。看着,想着,觉得它们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亭亭玉立的仙女,也有的像捣蛋的男孩。

7.谦虚是一种低姿态,谦虚是一种实力的表现,谦虚是一种智慧。

8.那时我们还年轻。穿过残垣断壁苍松古柏,我们来到山崖上。沐浴着夕阳,心静如水,我们向云雾飘荡的远方眺望。其实啥也看不到,生活的悲欢离合远在地平线以外,而眺望是一种青春的姿态。北岛

9.生活像是一场强奸,既然改变不了现状,我们就换个姿态享受吧!

10.将军在边境一带作出筑室反耕的姿态,起到了稳定民心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