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母投杼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例子联以不明,虽有曾母投杼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三国志 吴书 孙权传》)
基础信息
拼音zēng mǔ tóu zhù
注音ㄗㄥ ㄇㄨˇ ㄊㄡˊ ㄓㄨˋ
感情曾母投杼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流言可畏。
近义词曾参杀人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声不响是什么意思解释
- 半路出家是什么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是什么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是什么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是什么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是什么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是什么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是什么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是什么意思解释
- 飞蛾扑火是什么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是什么意思解释
- 聪明伶俐是什么意思解释
- 群山四应是什么意思解释
- 西学东渐是什么意思解释
- 烟消云散是什么意思解释
- 一弹指顷是什么意思解释
- 比翼鸟是什么意思解释
- 不栉进士是什么意思解释
-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什么意思解释
- 绝裾而去是什么意思解释
- 顾影惭形是什么意思解释
- 游骑无归是什么意思解释
- 一刀切是什么意思解释
- 仁者能仁是什么意思解释
- 化外之民是什么意思解释
- 伶牙俐齿是什么意思解释
- 拉家带口是什么意思解释
※ 曾母投杼的意思解释、曾母投杼是什么意思由优势学习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门心思 | 一心一意。 |
残花败柳 |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林下风致 | 同“林下风气”。 |
讴功颂德 |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兴前业。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盘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很大。 |
穷乡僻壤 |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
夜深人静 |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官僚主义 |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弟子孩儿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欧风美雨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