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肉计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故意伤害自己的肉体以骗取敌方信任的计策。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我原不欲如此,但出于无奈,方走这条苦肉计。”
例子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八章:“会不会是姓刘的在卖苦肉计,有意的潜进来?”
基础信息
拼音kǔ ròu jì
注音ㄎㄨˇ ㄖㄡˋ ㄐ一ˋ
繁体苦肉計
感情苦肉计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欺骗对方。
谜语周瑜打黄盖
英语the ruse of inflicting an injury on oneself to win the confidence of the enemy
日语苦肉の策
德语sich selbst eine Verletzung zufügen,um das Vertrauen des Feindes zu gewinne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迩安远至是什么意思解释
- 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是什么意思解释
- 杯蛇幻影是什么意思解释
- 黄台之瓜是什么意思解释
- 遁世离俗是什么意思解释
- 口快心直是什么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是什么意思解释
- 兵荒马乱是什么意思解释
- 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是什么意思解释
- 十全大补是什么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是什么意思解释
- 花拳绣腿是什么意思解释
- 危急关头是什么意思解释
- 俭以养德是什么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是什么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是什么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是什么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是什么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是什么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是什么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是什么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是什么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是什么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是什么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是什么意思解释
- 驾轻就熟是什么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是什么意思解释
※ 苦肉计的意思解释、苦肉计是什么意思由优势学习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众多非一 | 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物腐虫生 |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春冰虎尾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赤胆忠心 |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
穷愁潦倒 |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
主人翁 | 当家作主的人。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