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衅而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衅:缝隙,裂痕。瞄准敌人的空隙进行进攻。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随武子曰:‘善。会闻用师,观衅而动。’”
例子《辽史·太宗记》:“未可轻举,观衅而动可也。”
基础信息
拼音guān xìn ér dòng
注音ㄍㄨㄢ ㄒ一ㄣˋ ㄦˊ ㄉㄨㄥˋ
繁体觀衅而動
感情观衅而动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观衅伺隙、伺机而动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早出晚归是什么意思解释
- 太岁头上动土是什么意思解释
- 前因后果是什么意思解释
- 颐指气使是什么意思解释
- 明知故问是什么意思解释
- 销声匿迹是什么意思解释
- 无时无刻是什么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是什么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是什么意思解释
- 不费吹灰之力是什么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是什么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是什么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是什么意思解释
- 雨散风流是什么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是什么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是什么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是什么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是什么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是什么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是什么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是什么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是什么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是什么意思解释
- 命途多舛是什么意思解释
- 势在必行是什么意思解释
- 流风馀俗是什么意思解释
- 去住两难是什么意思解释
- 举措不当是什么意思解释
※ 观衅而动的意思解释、观衅而动是什么意思由优势学习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老实巴交 | 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
反唇相稽 | 反唇:回嘴;顶嘴;稽:争论;计较。受到指责不服气;抓住对方话把;反过来责问对方。 |
匡乱反正 |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刑期无刑 |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百战百胜 |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
没里没外 |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
官僚主义 |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师严道尊 |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是良辰。 |
绝路逢生 |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
比翼鸟 | 传说中的一种雌雄在一起飞的鸟。比喻恩爱夫妻。 |
置之度外 | 放在考虑之外(置:放;度:打算;计较)。形容不放在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