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小谋大的成语故事


知小谋大

拼音zhī xiǎo móu dà

基本解释指能力太差,不能胜任重大的任务。

出处《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也。”


暂未找到成语知小谋大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知小谋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丝不苟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开门见山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上气不接下气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僧多粥少 王朔《浮出海面》:“国家有困难,僧多粥少,为国分忧嘛。”
志满意得 宋 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阨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算无遗策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胸有成竹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法无天 清 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拭目以待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
冠绝一时 《晋书·刘聪载记》:“十王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