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言九鼎的成语故事


片言九鼎

拼音piàn yán jiǔ dǐng

基本解释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或指人说话十分守信。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毛遂片言九鼎,人重其言;季布一诺千金,人服其信。”


片言九鼎的典故

战国时期,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平原君携门客毛遂出使楚国,在楚国朝堂上,毛遂凭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国出兵救赵国,楚王派兵救赵。事后平原君赞扬毛遂三寸舌胜百万兵,一番话使赵国重于九鼎。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片言九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浇风薄俗 唐 陈黯《辩谋》:“得之则逸身丰家,不得则嫉时怨命,噫,此真浇风薄俗者之心也。”
从俗浮沉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感。
绰有余裕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一干二净 清 李汝珍《镜花缘》:“他是‘一毛不拔’,我们是‘无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净,看他如何?”
咄咄逼人 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折臂三公 唐·刘禹锡《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上车著作应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
倦鸟知还 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正人君子 《新唐书 张宿传》:“宿怨执政不与已,乃日肆谗甚,与皇甫镈相附离,多中伤正人君子。”
发号施令 《尚书 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缠绵悱恻 晋 潘岳《寡妇赋》:“思缠绵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怆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