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尽光穷的成语故事


烛尽光穷

拼音zhú jìn guāng qióng

基本解释蜡烛燃尽,烛光消失。比喻人死后意识也消灭。

出处《北史·杜弼传》:“神之在人,犹光之在烛,烛尽则光穷,人死则神灭。”


暂未找到成语烛尽光穷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烛尽光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干城之将 《诗经·周南·兔罝》:“纠纠武夫,公侯干城。”《孔丛子·居卫》:“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
乐道安命 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
强取豪夺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这叫强取豪夺。’谢庆元嘶声地说。”
大有可为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地方虽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为。”
乐道好古 《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体者,砥节厉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活蹦乱跳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
同室操戈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玄传》:“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藏形匿影 《邓析子 无厚》:“君者,藏形匿影,群下无私。”
逆来顺受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12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茕茕孑立 晋 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