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魂亡魄的成语故事

拼音yí hún wáng pò
基本解释谓抛弃思虑,停止精神活动。
出处汉·严遵《道德指归论·大成若缺》:“遗魂亡魄,休精息神。”
暂未找到成语遗魂亡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遗魂亡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斗鸡走狗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袁盎病免居家,与闾里浮沉,相随行,斗鸡走狗。” |
乐道安命 | 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 |
春风化雨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 |
上下其手 | 唐 周矩《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微讽动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
有胆有识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绝世聪明,有胆有识,今年也是七岁,可怜有才无命。” |
鹤立鸡群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谦受益,满招损 | 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
土木形骸 | 《晋书 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
半吊子 | 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他却说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种夸大,是不真实的。” |
庖丁解牛 |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