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试险的成语故事


以身试险

拼音yǐ shēn shì xiǎn

基本解释身:亲身,亲自;试:尝试。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出处《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暂未找到成语以身试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以身试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功亏一篑 《尚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此一时彼一时 语出《孟子 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绿林大盗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
酒囊饭袋 宋 陶岳《荆湖近事》:“马氏奢僭,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
狐死首丘 战国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过五关,斩六将
空穴来风 战国 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恶衣恶食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哀而不伤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临危受命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