掞藻飞声的成语故事


掞藻飞声

拼音shǎn zǎo fēi shēng

基本解释掞:发舒;藻:辞藻;飞:飞扬;声:声誉。指施展文才,声誉远扬。

出处唐·萧颖士《赠韦司业书》:“今朝野之际,文场至广,掞藻飞声,森然林植。”


暂未找到成语掞藻飞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掞藻飞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难得糊涂 林语堂《中国人之聪明》:“郑板桥曰:‘难得糊涂’。”
离题万里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金不换 京剧《粉妆楼》第六本:“常言道:败子回头金不换。”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惨不忍睹 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忧喜交集
刻骨铭心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荒淫无耻 徐迟《狂欢之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丑态百出的,伤天害理的,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
蹑手蹑脚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周瑞家的会意,忙着蹑手蹑脚的往东边屋里来,只见奶奶拍着大姐儿睡觉呢。”
过而能改 《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