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大至刚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ì dà zhì gāng
基本解释至:最,极。极其正大、刚强。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暂未找到成语至大至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至大至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草衣木食 |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
不动声色 | 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
及时应令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又忙着替孙子做了一套及时应令的棉袍褂,预备开贺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 |
穷年累世 | 《荀子 荣辱》:“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
经邦论道 | 《隋书 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 清·方亨咸《邵村杂记·武风子传》:“其有道者欤?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
进本退末 | 西汉 桓宽《盐铁论 本议》:“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
凤毛麟角 |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
源源不断 | 《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