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识远的成语故事


才高识远

拼音cái gāo shí yuǎn

基本解释才能超众,见识深远。

出处宋·强至《祠部集·送王宾玉》:“志节慷慨忠义俱,才高识远器有余。”


暂未找到成语才高识远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才高识远)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自暴自弃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烽火连年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大有可为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地方虽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为。”
谨小慎微 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九章:“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地主阶级,品质却是最恶劣的。”
节用裕民 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秋水伊人 《诗经 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草菅人命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流离颠沛 宋 洪迈《容斋续笔 杜老不忘君》:“前辈谓杜少陵当流离颠沛之际,一饭未尝忘君。”
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