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箸代筹的成语故事


借箸代筹

拼音jiè zhù dài chóu

基本解释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比喻从旁为人出主意,计划事情。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请借前箸以筹之。”


借箸代筹的典故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项羽争执不下时,谋士鹂食其也没有别的好办法,这时张良进来拜谒。刘邦问怎样才能尽快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张良见刘邦桌上有筷子,就拿起筷子在桌上画起来,指点江山。刘邦顿时茅塞顿开、喜笑颜开。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借箸代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逴俗绝物 清·周亮工《书影》第五卷:“吾无务为逴俗绝物之行,而天下已不能不群然趋向。”
绿林豪客 唐 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诗:“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浇风薄俗 唐 陈黯《辩谋》:“得之则逸身丰家,不得则嫉时怨命,噫,此真浇风薄俗者之心也。”
逆道乱常 唐 李公佐《谢小娥传》:“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乱常之心,足以观天下贞夫孝妇之节也。”
放牛归马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囊萤映雪 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吸血鬼
引鬼上门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却叫得‘引鬼上门’,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罢了。”
斗方名士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结识了两个报馆主笔,天天弄些诗去登报,要借此博个诗翁的名色。”
罗掘一空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30回:“是时宁城已罗掘一空,急切不得巨款,没奈何任他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