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强凌弱的成语故事


倚强凌弱

拼音yǐ qiáng líng ruò

基本解释倚:仗恃;凌:欺凌。倚仗自己的强大而欺压弱小。

出处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须不是我仗强凌弱,还是你自揽祸招灾。”


倚强凌弱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去劝说弟子柳下季的弟弟盗跖。盗跖是奴隶起义首领,拥有9000兵力。孔子希望他自拥城称王,不要再骚扰百姓。盗跖说以前人们耕种取食,纺织取衣,没有加害之心,现在是凭借强大欺凌弱小的时代,不必再劝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倚强凌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妇人醇酒 语出《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閒……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以小见大 老舍《赵子曰》:“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
处实效功
掉以轻心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出头露面 明 施耐庵《水浒传》:“孙二娘从小出头露面,况是过来人,惯家儿,也不害什么羞耻。”
不攻自破 唐 顾德章《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是有都立庙之言,不攻而自破矣。”
反治其身
一寸光阴一寸金 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前脚后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