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成语故事


识时务者为俊杰

拼音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基本解释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出处晋 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典故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隆中潜心攻读大量经史和诸子百家的著作,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军事方面知识,他对当时的政局有独到的见解。襄阳的司马徽认为他是杰出人才,能认清天下大势,就把这个卧龙推荐给在荆州投靠刘牧的刘备。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识时务者为俊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老马识途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石枯松老 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一视同仁 唐 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余波未平
紫陌红尘 唐·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苦口之药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取而代之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成竹在胸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营私舞弊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南洋兵船虽然不少,叵奈管带……营私舞弊,那里还有公事在他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