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门不入的成语故事

拼音guò mén bù rù
基本解释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过门不入的典故
上古时代,曾出现过一次大洪水,长达20多年,受灾面积很大。
当时正是舜当政期间,他派(治水未遂而被尧处死的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吸取了其父治水的教训,采用疏通的方法,依地形规划水道,引洪水入河、入海,终于平定了洪水。
然而治水过程中还有几段插曲:禹到了30多岁还没结婚,在涂山(今浙江绍兴县西北)遇到一个名叫女娇的姑娘,两人相互十分爱慕,便成了亲。可婚后4天禹就出去治水了。
治水13年中,禹曾3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一次孩子还在襁褓中哭;一次孩子刚学会喊爸爸;还一次孩子已长大,要留下父亲。而禹一次也没进入自己的家门,因为时间太过匆忙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过门不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新仇旧恨 | 唐 韩偓《三月》:“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
隔靴搔痒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 |
不辱使命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寿昌大笑起来,掉头对着立群说:‘不辱使命!’” |
上下其手 | 唐 周矩《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微讽动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
有胆有识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绝世聪明,有胆有识,今年也是七岁,可怜有才无命。” |
反求诸己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
狐死首丘 | 战国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
靡所底止 | 《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
野心勃勃 | 清 陈天华《狮子吼》:“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 |
穷途潦倒 | 傅抱石《<郑板桥集>前言》:“他的一生,尽管够得上是盘根错节,穷途潦倒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