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下囚的成语故事

拼音jiē xià qiú
基本解释指在公堂台阶下受审的犯人;泛指在押的囚犯或俘虏。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9回:“布告玄德曰:‘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
阶下囚的典故
三国演义中的原文:
方操送宫下楼时,布告玄德曰:“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玄德点头。及操上楼来,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阶下囚”和“座上客”皆出现于《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吕布兵败为曹操所获,以绳索于白门楼上。吕布见曹操身边座有刘备,贪生念起,并希望刘备念旧情以救之,说:“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
阶下囚原意:台阶下被束困的囚犯。形容在失败之后身败名裂,并成为众矢之的狼狈不堪状。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阶下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聋者之歌 | 《淮南子 原道》:“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着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 |
力小任重 | 《周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奇才异能 | 唐 吴兢《贞观政要 择宫》:“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 |
名重一时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
仰屋著书 | 《梁书·南平元襄王伟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
心直口快 | 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
心急如焚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7回:“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
败俗伤风 | 参见“败俗伤化”。 |
满招损,谦受益 | 《尚书 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